•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前身是1940年建于重庆的中国地理研究所,经过八十年的发展,逐步发展成为我国资源环境领域具有引领作用的综合型研究机构,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公认的高端智库,为国家和地方区域发展规划做出突出贡献,在环境整治、生态建设以及遥感和GIS技术应用方面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研究所是中国地理学会的挂靠单位,主编《地理学报》等著名的地理学期刊,领导我国地理学的研究和发展。研究所还发布各类数据推动科学共享,出版《中国国家地理》等杂志推动科学普及,承担重要的国家地理公共责任。八十年来,研究所培养和孕育了我国一代又一代著名地理学家,是我国著名的资源环境领域研究生培养机构。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1个中科院工程实验室和1个所级重点实验室。现有职工642余人,其中两院院士10人,其他各类人才56人。研究所研究领域涵盖自然地理学、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和自然资源学等地理学绝大部分研究内容,以及生态学、环境科学和气候学等特色研究领域。研究尺度从全球、国际、周边、全国和关键区域,涵盖多层次的空间尺度,是我国开展全球尺度和国家尺度地理学研究的主要机构。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战略眼光和国家情怀的资源环境领域高端人才为目标,建立了完备的研究生培养体系。研究所现有在岗博士生导师153人,硕士生导师206人。有地理学、生态学和应用经济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环境科学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另有气象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资源与环境和农业硕士两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研究所建立了完善的奖助学金体系,研究生享有高于国家规定3-4倍的奖助学金,额外设置了“所长奖学金"和“所优秀毕业生奖”,激励优秀学生的成长。目前在读研究生1400人,其中博士生826人,硕士生539人,外国留学生35人。2026年拟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92人左右、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48人左右,博士研究生155人左右,其中拟接收硕士推免生126人左右、拟接收直博生124人左右,2025年实际招收硕士推免生85人、直博生54人。因实际录取推免生可能会影响硕士统考生拟招生计划数,推免招生结束后会在地理所官网发布统考生计划数。 本目录中为2026年预计招生人数,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和国科大下达计划后,培养单位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的分专业计划数为准。 欢迎有志于进一步深造的优秀青年报考!报考前请与导师联系或在研究所招生网站查看导师是否有招生指标。有关报考信息请及时查看研究所招生网页“http://www.igsnrr.cas.cn/yjsjy/tzgg/”及关注微信公众号“中科院地理资源所招生”。

单位代码 80060 单位地址 北京市安定门外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 100101
联系部门 招生办 联系电话 010-64861190 联系人 徐晶
电子邮件 xuj@igsnrr.ac.cn 目录类别
网址 http://www.igsnrr.ac.cn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 预计招生 备注
070501 自然地理学 15
01 (全日制)自然地理
02 (全日制)水文水资源
070502 人文地理学 11
01 (全日制)人文地理
07050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31
01 (全日制)时空大数据与地理智能
02 (全日制)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应用
03 (全日制)遥感技术与应用
04 (全日制)生态环境遥感与信息系统
0705Z1 自然资源学 12
01 (全日制)自然资源
070601 气象学 1
01 (全日制)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071300 生态学 12
01 (全日制)生态学
077601 环境科学 3
01 (全日制)环境科学
085700 资源与环境 35
01 (全日制)环境工程
02 (全日制)地理信息工程
095132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3
01 (全日制)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095136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 2
01 (全日制)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
095137 农业管理 1
01 (全日制)农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