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成立于1964年5月,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发展至今,已形成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研究所重点学科领域为:强激光技术、强场物理与强光光学、空间激光与时频技术、信息光学、量子光学、激光与光电子器件、光学材料等。 上海光机所是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之一,是国内最早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目前具有物理学、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三个一级学科的博士培养点,具有材料与化工一级学科工程博士培养点,具有科学技术史和电子信息专硕一级学科硕士培养点。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94年进行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中,上海光机所光学专业博士、硕士学位点双双名列全国同专业之首。在2002年首次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上海光机所光学专业在整个物理学一级学科评比中排名第五。在2003年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上海光机所光学工程在该一级学科中排名第二。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由我所牵头中国科学院大学光学工程学科评估工作,最终评估结果为A(前2%-5%为A),我所参与的物理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科评估,评估结果为A+和A。 全所现有研究生导师200余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00余名),在学研究生近800名。我所2022年预计招收博士研究生约71名,其中直博生预计招收约25名,硕博连读转博生预计招收约38名;同济大学与我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专项计划招收物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约5名;为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代招博士约2名;具体以当年度实际下达计划为准。 上海光机所网址:www.siom.cas.cn。
单位代码 | 80140 | 单位地址 |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 | 邮政编码 | 201800 |
联系部门 | 研招办 | 联系电话 | 021-69918012 | 联系人 | 杨老师 |
电子邮件 | zhaosheng@siom.ac.cn | 目录类别 | 博士 | ||
网址 | http://www.siom.cas.cn/ |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 | 指导教师 | 预计招生 | 考试科目 | 备注 |
070201 理论物理 | 73 | |||
01 (全日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中的强场量子电动力学效应 |
吉亮亮
|
①申请-考核制外国语②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一③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二 | ||
02 (全日制)强磁下暗物质粒子理论 |
田野
|
同上 | ||
070203 原子与分子物理 | ||||
01 (全日制)基于里德堡原子的新型量子传感器 |
成华东
|
①申请-考核制外国语②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一③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二 | ||
02 (全日制)超快激光在化学、纳米材料和生物等方面的应用 |
杜鹃
|
同上 | ||
03 (全日制)阿秒技术探测分子体系和纳米材料中的超快电子动力学 |
刘灿东
|
同上 | ||
04 (全日制)冷原子散射相关问题研究 |
吕德胜
|
同上 | ||
05 (全日制)超快激光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分子光谱学;超快拉曼测量学 |
庞盟
|
同上 | ||
06 (全日制)强场太赫兹波、强场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研究 |
宋立伟
|
同上 | ||
07 (全日制)冷原子物理;里德堡原子 |
孙远
|
同上 | ||
08 (全日制)太赫兹大分子光谱学 |
田野
|
同上 | ||
09 (全日制)与原子钟相关的精密测量及应用 |
魏荣
|
同上 | ||
10 (全日制)强激光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 |
姚金平
|
同上 | ||
11 (全日制)强场光学与强场物理;激光与原子、分子及团簇的相互作用 |
曾志男
|
同上 | ||
070204 等离子体物理 | ||||
01 (全日制)激光等离子体物理及应用 |
宾建辉
|
①申请-考核制外国语②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一③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二 | ||
02 (全日制)强耦合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激光等离子体中强非线性物理研究 |
韩申生
|
同上 | ||
03 (全日制)超强激光驱动的极端强场物理;激光等离子体物理及应用 |
吉亮亮
|
同上 | ||
04 (全日制)激光等离子体粒子加速与辐射源 |
田野
|
同上 | ||
05 (全日制)超强超短激光驱动高能粒子加速及应用 |
王文鹏
|
同上 | ||
06 (全日制)超高梯度新型粒子加速技术及应用 |
王文涛
|
同上 | ||
07 (全日制)ICF激光辐照与不稳定向演化;阿秒脉冲与等离子体光物理 |
谢兴龙
|
同上 | ||
070207 光学 | ||||
01 (全日制)强场激光物理;激光驱动离子加速及应用 |
宾建辉
|
①申请-考核制外国语②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一③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二 | ||
02 (全日制)散射成像技术 |
步扬
|
同上 | ||
03 (全日制)光纤光学、光纤信息技术及应用研究 |
蔡海文
|
同上 | ||
04 (全日制)激光物理与技术;激光遥感 |
陈卫标
|
同上 | ||
05 (全日制)基于冷原子的量子频标 |
成华东
|
同上 | ||
06 (全日制)飞秒激光三维微细加工;飞秒激光非线性光学成像;强场原子物理与高次谐波产生 |
程亚
|
同上 | ||
07 (全日制)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微纳结构光物理 |
董红星
|
同上 | ||
08 (全日制)超强超短激光损伤 |
杜鹃
|
同上 | ||
09 (全日制)高功率激光物理与激光技术 |
范薇
|
同上 | ||
10 (全日制)非线性光学 |
冯衍
|
同上 | ||
11 (全日制)量子信息与精密测量 |
桂有珍
|
同上 | ||
12 (全日制)新概念X光成像技术及其应用研究;量子成像及其应用研究 |
韩申生
|
同上 | ||
13 (全日制)激光遥感 |
贺岩
|
同上 | ||
14 (全日制)超强激光驱动的极端强场物理;激光等离子体物理及应用 |
吉亮亮
|
同上 | ||
15 (全日制)超强超短激光物理与技术;超快激光光谱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
冷雨欣
|
同上 | ||
16 (全日制)强场激光物理;超强超短激光技术;阿秒相干光源及其应用 |
李儒新
|
同上 | ||
17 (全日制)冷原子光频标 |
李唐
|
同上 | ||
18 (全日制)全固态超快激光的产生和放大技术;激光非线性频率变换技术;超快激光的实时监测和主动控制 |
梁晓燕
|
同上 | ||
19 (全日制)原子、分子和固体材料中高次谐波的产生与应用 |
刘灿东
|
同上 | ||
20 (全日制)超快强场光电离及相关新现象新机理探索研究;新型超材料的优化设计;新型介质量子操控改性研究 |
刘呈普
|
同上 | ||
21 (全日制)超快激光技术与相关测量仪器研究;光学生物医学成像及诊疗;多色与涡旋等新型飞秒激光技术及应用 |
刘军
|
同上 | ||
22 (全日制)冷原子物理;量子信息处理 |
刘亮
|
同上 | ||
23 (全日制)空间冷原子钟不确定度评估相关的精密测量;新型冷原子钟技术 |
吕德胜
|
同上 | ||
24 (全日制)光纤光学;特种微结构光纤;孤子动力学;超快脉冲非线性传输 |
庞盟
|
同上 | ||
25 (全日制)复杂环境中的计算光学成像技术;深度学习在光学成像中的应用 |
司徒国海
|
同上 | ||
26 (全日制)光散射与三维干涉成像理论与技术;傅里叶光学 |
苏榕
|
同上 | ||
27 (全日制)复杂耦合系统的新型激光冷却 |
孙远
|
同上 | ||
28 (全日制)超快自由电子光源物理 |
田野
|
同上 | ||
29 (全日制)飞秒强激光大气应用研究:引闪、干预天气、成分分析等;强场太赫兹辐射源及应用 |
王铁军
|
同上 | ||
30 (全日制)超强涡旋激光产生及粒子操控应用 |
王文鹏
|
同上 | ||
31 (全日制)超强超快激光物理 |
王文涛
|
同上 | ||
32 (全日制)高精度量子频标的研究 |
魏荣
|
同上 | ||
33 (全日制)飞秒超强激光技术与时空诊断技术;阿秒脉冲与等离子体光物理 |
谢兴龙
|
同上 | ||
34 (全日制)新型超强超短激光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
许毅
|
同上 | ||
35 (全日制)超快光学、极端非线性光学 |
姚金平
|
同上 | ||
36 (全日制)光纤光学及应用;非线性气体光学与新型气体光纤激光技术 |
于飞
|
同上 | ||
37 (全日制)X光计算成像技术及应用 |
喻虹
|
同上 | ||
38 (全日制)强场光学与强场物理;激光与原子、分子及团簇的相互作用 |
曾志男
|
同上 | ||
39 (全日制)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
赵全忠
|
同上 | ||
40 (全日制)非线性光学与超快光子学 |
赵元安
|
同上 | ||
41 (全日制)强场激光物理;阿秒相干光源及其应用 |
郑颖辉
|
同上 | ||
42 (全日制)非线性光纤光学 |
周军
|
同上 | ||
43 (全日制)高功率激光物理 |
朱健强
|
同上 | ||
44 (全日制)全固态激光及其非线性频率变换 |
朱小磊
|
同上 | ||
45 (全日制)强激光物理与应用 |
吉亮亮
|
①英语一②光学原理③激光物理 | 仅供“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报考 | |
080300 光学工程 | ||||
01 (全日制)激光粒子与辐射测量技术 |
宾建辉
|
①申请-考核制外国语②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一③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二 | ||
02 (全日制)光学精密检测技术;偏振光技术及其应用;光谱成像技术及其应用 |
步扬
|
同上 | ||
03 (全日制)光纤传感及应用研究;光学时频传递技术;单频激光技术;精密光子器件 |
蔡海文
|
同上 | ||
04 (全日制)激光遥感技术;空间激光技术 |
陈迪俊
|
同上 | ||
05 (全日制)激光遥感、遥测技术及应用;全固态激光技术 |
陈卫标
|
同上 | ||
06 (全日制)量子频标的关键技术研究 |
成华东
|
同上 | ||
07 (全日制)激光物理与技术 |
杜鹃
|
同上 | ||
08 (全日制)高功率激光物理与激光技术;光束控制技术;液晶器件及其应用;光纤激光器技术 |
范薇
|
同上 | ||
09 (全日制)精密光纤激光技术;非线性光学技术;激光精密测量 |
冯衍
|
同上 | ||
10 (全日制)激光时频传递技术与应用 |
桂有珍
|
同上 | ||
11 (全日制)压缩感知关联成像技术及应用 |
韩申生
|
同上 | ||
12 (全日制)高功率光纤激光技术;光纤器件技术;光束合成技术 |
何兵
|
同上 | ||
13 (全日制)激光薄膜;光电功能薄膜、薄膜性能测试技术 |
贺洪波
|
同上 | ||
14 (全日制)激光遥感、激光雷达技术及应用 |
贺岩
|
同上 | ||
15 (全日制)空间激光载荷技术 |
侯霞
|
同上 | ||
16 (全日制)光学生物传感技术;高噪声背景下痕迹探测技术;精密光电测控技术 |
黄立华
|
同上 | ||
17 (全日制)特种光栅技术;特种光栅的性能测试及应用 |
晋云霞
|
同上 | ||
18 (全日制)中红外超快强激光技术;高功率短脉冲激光放大技术;激光前沿应用 |
冷雨欣
|
同上 | ||
19 (全日制)超强超短激光技术;激光前沿应用 |
李儒新
|
同上 | ||
20 (全日制)超稳激光技术;飞秒光梳技术及其应用;超稳光生微波技术 |
李唐
|
同上 | ||
21 (全日制)高功率激光工程单元;激光器件设计 |
李学春
|
同上 | ||
22 (全日制)光学精密检测技术;生物医学光学成像技术;光刻机检测技术 |
李中梁
|
同上 | ||
23 (全日制)全固态超快激光的产生和放大技术;激光非线性频率变换技术;超快激光的实时监测和主动控制 |
梁晓燕
|
同上 | ||
24 (全日制)超连续谱激光器、超短脉冲激光器;中红外光纤、光子晶体光纤等特种光纤 |
廖梅松
|
同上 | ||
25 (全日制)非干涉相位成像与测量;微纳光子学 |
刘诚
|
同上 | ||
26 (全日制)激光遥感、空间激光雷达技术 |
刘继桥
|
同上 | ||
27 (全日制)超快激光技术与相关测量仪器研究;光学生物医学成像及诊疗;多色与涡旋等新型飞秒激光技术及应用 |
刘军
|
同上 | ||
28 (全日制)量子时频技术 |
刘亮
|
同上 | ||
29 (全日制)精密光学检测技术及应用研究;光电信号处理技术 |
刘世杰
|
同上 | ||
30 (全日制)激光装置物理、光学与光路设计技术;激光放大、传输与质量控制技术;激光装置数字化设计与模拟技术 |
卢兴强
|
同上 | ||
31 (全日制)窄线宽激光器长期稳频技术;冷原子荧光成像与探测技术 |
吕德胜
|
同上 | ||
32 (全日制)空间全固态激光器技术 |
孟俊清
|
同上 | ||
33 (全日制)光纤激光技术;特种光纤/波导制备与应用;光纤传感、成像与通讯 |
庞盟
|
同上 | ||
34 (全日制)高功率光纤激光技术 |
漆云凤
|
同上 | ||
35 (全日制)激光晶体材料及其应用;闪烁晶体材料及应用;微纳材料及应用 |
齐红基
|
同上 | ||
36 (全日制)光通信器件和系统技术;光纤传感和测量技术;半导体激光器和光电子器件及其应用 |
瞿荣辉
|
同上 | ||
37 (全日制)激光材料的光谱研究 |
任进军
|
同上 | ||
38 (全日制)光存储技术、光学检测技术、光电子器件 |
阮昊
|
同上 | ||
39 (全日制)新型光电能源器件精密制备 |
邵宇川
|
同上 | ||
40 (全日制)计算光学成像技术、数字全息技术、光学信息处理技术 |
司徒国海
|
同上 | ||
41 (全日制)超快激光技术;红外与太赫兹技术 |
宋立伟
|
同上 | ||
42 (全日制)超精密光学表面测量;光刻曝光系统波像差检测 |
苏榕
|
同上 | ||
43 (全日制)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技术 |
孙建锋
|
同上 | ||
44 (全日制)基于冷原子体系和量子光学方法的量子传感技术 |
孙远
|
同上 | ||
45 (全日制)飞秒光电子调控及应用 |
田野
|
同上 | ||
46 (全日制)光子芯片关键技术;激光对抗与防护技术 |
王俊
|
同上 | ||
47 (全日制)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飞秒光丝遥感技术 |
王铁军
|
同上 | ||
48 (全日制)超快X射线源产生和测量技术 |
王文涛
|
同上 | ||
49 (全日制)超强超短激光系统中超快激光薄膜设计及性能研究 |
王胭脂
|
同上 | ||
50 (全日制)激光诱导相变及其应用 |
王阳
|
同上 | ||
51 (全日制)先进光学制造技术;激光表面加工技术 |
魏朝阳
|
同上 | ||
52 (全日制)非线性超分辨纳米光学与应用;无掩模纳米光刻与大数据光信息存储技术;先进光学测试系统的设计与研制 |
魏劲松
|
同上 | ||
53 (全日制)光学超材料和超表面的设计和构筑;新型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的研究 |
吴卫平
|
同上 | ||
54 (全日制)强激光化学减反膜的制备与特性研究 |
谢兴龙
|
同上 | ||
55 (全日制)激光智能制造;制造过程的数值模拟;先进制造过程的传感与控制 |
杨上陆
|
同上 | ||
56 (全日制)红外玻璃与光纤 |
杨志勇
|
同上 | ||
57 (全日制)超快激光产生、调控与应用研究 |
姚金平
|
同上 | ||
58 (全日制)光纤传感及应用系统技术 |
叶青
|
同上 | ||
59 (全日制)中长波红外固态激光技术;短波红外固态激光技术 |
叶锡生
|
同上 | ||
60 (全日制)耐辐照激光光纤制备技术及应用 |
于春雷
|
同上 | ||
61 (全日制)微结构光纤设计、制备与应用;新体制光纤激光器技术与非线性频率变换技术 |
于飞
|
同上 | ||
62 (全日制)计算成像信息处理技术及应用 |
喻虹
|
同上 | ||
63 (全日制)偏振光产生、转换、测量技术及其应用;光学生物特征识别与生物传感技术;光电检测技术与精密光学仪器 |
曾爱军
|
同上 | ||
64 (全日制)先进光子制造技术;激光微纳制造技术 |
赵全忠
|
同上 | ||
65 (全日制)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测试技术;光学元件和光电器件的激光损伤;光学测试技术的标准化 |
赵元安
|
同上 | ||
66 (全日制)高功率光纤激光与功率合成技术;光纤激光频率转换技术 |
周军
|
同上 | ||
67 (全日制)蓝绿激光海洋传输特性及其在通信和探测中的应用 |
周田华
|
同上 | ||
68 (全日制)光学精密机械设计与制造工艺;先进光学测试技术与仪器;光束传输与控制;激光器件设计 |
朱健强
|
同上 | ||
69 (全日制)高功率激光薄膜制备技术及其与激光相互作用;超低损耗激光薄膜技术;极紫外薄膜技术 |
朱美萍
|
同上 | ||
70 (全日制)全固态激光器技术 |
朱小磊
|
同上 | ||
71 (全日制)激光技术与应用 |
冯衍
|
①英语一②光学原理③激光物理或激光与光电子技术或精密机械设计 | 仅供“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报考 | |
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 ||||
01 (全日制)光电功能晶体和金刚石等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物化性能 |
杭寅
|
①申请-考核制外国语②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一③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二 | ||
02 (全日制)溶胶凝胶材料化学 |
何进
|
同上 | ||
03 (全日制)激光材料性能表征技术;激光与光学薄膜 |
贺洪波
|
同上 | ||
04 (全日制)高效发光材料能带设计与光谱调控 |
姜本学
|
同上 | ||
05 (全日制)古代陶瓷物理化学 |
李青会
|
同上 | ||
06 (全日制)非晶态光电功能材料的固态核磁共振超精细结构研究;固态核磁共振方法学研究 |
任进军
|
同上 | ||
07 (全日制)低维纳米光子学材料制备、表征及其物理 |
王俊
|
同上 | ||
08 (全日制)光电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应用;二维材料及异质结的制备;新型光敏感智能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
吴卫平
|
同上 | ||
09 (全日制)激光材料 |
张龙
|
同上 | ||
10 (全日制)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 |
赵全忠
|
同上 | ||
080502 材料学 | ||||
01 (全日制)固体激光和发光材料物理;激光和光学材料测试装置及其分析 |
陈伟
|
①申请-考核制外国语②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一③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二 | ||
02 (全日制)新型微纳激光增益材料;微纳光学材料结构形貌调控及与激光相互作用;超表面结构材料 |
董红星
|
同上 | ||
03 (全日制)新型激光晶体材料;MPCVD生长金刚石单晶;新型光电功能晶体材料 |
杭寅
|
同上 | ||
04 (全日制)有机无机杂化功能材料;光功能材料3D打印 |
何进
|
同上 | ||
05 (全日制)新型薄膜材料;薄膜材料表征技术;光学材料超精密加工技术 |
贺洪波
|
同上 | ||
06 (全日制)激光和发光玻璃;特种有源光纤;新型光电功能材料 |
胡丽丽
|
同上 | ||
07 (全日制)新型光功能透明陶瓷材料;激光与光电子材料 |
姜本学
|
同上 | ||
08 (全日制)特种光栅基础材料的研究 |
晋云霞
|
同上 | ||
09 (全日制)无机材料无损检测技术(光学和光谱学);古代硅酸盐材料的科学研究 |
李青会
|
同上 | ||
10 (全日制)新型微结构光纤;多组分玻璃光纤材料 |
廖梅松
|
同上 | ||
11 (全日制)光电功能晶体材料;激光和非线性光学材料;微纳薄膜材料及应用;材料辐照效应 |
齐红基
|
同上 | ||
12 (全日制)新型光电功能材料 |
任进军
|
同上 | ||
13 (全日制)新型纳米光电功能材料及器件 |
邵宇川
|
同上 | ||
14 (全日制)低维纳米材料非线性光子学效应和应用研究 |
王俊
|
同上 | ||
15 (全日制)极端环境长寿命激光薄膜态材料研究;宽带宽高阈值色散调控超快激光薄膜研究 |
王胭脂
|
同上 | ||
16 (全日制)光信息功能材料及其应用 |
王阳
|
同上 | ||
17 (全日制)非线性超分辨纳米光学与应用;无掩模光刻技术;大数据光信息存储技术 |
魏劲松
|
同上 | ||
18 (全日制)极宽禁带半导体单晶材料;光功能晶体材料;半导体材料电学性能的激光调控 |
夏长泰
|
同上 | ||
19 (全日制)固态相变;材料基因工程 |
杨上陆
|
同上 | ||
20 (全日制)新型光功能玻璃;稀土掺杂特种光纤 |
于春雷
|
同上 | ||
21 (全日制)红外光学材料 |
张龙
|
同上 | ||
22 (全日制)功能光子材料与器件 |
赵全忠
|
同上 | ||
23 (全日制)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新型非线性光学薄膜材料和器件 |
赵元安
|
同上 | ||
24 (全日制)纳米材料的非线性效应和应用研究 |
郑颖辉
|
同上 | ||
25 (全日制)激光与光功能材料 |
王俊
|
①英语一②固体物理③物理化学或激光物理 | 仅供“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报考 | |
085600 材料与化工 | ||||
01 (全日制)微纳结构光功能材料 |
董红星
|
①申请-考核制外国语②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一③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二 | ||
02 (全日制)新型晶体生长装备研制;外延薄膜衬底晶体材料;新型磁光晶体材料 |
杭寅
|
同上 | ||
03 (全日制)有机无机杂化功能材料;光功能材料3D打印 |
何进
|
同上 | ||
04 (全日制)特种玻璃制备工艺研究 |
胡丽丽
|
同上 | ||
05 (全日制)先进光学材料加工检测技术和工程化研究 |
刘世杰
|
同上 | ||
06 (全日制)半导体光电材料研究;高性能闪烁材料合成 |
齐红基
|
同上 | ||
07 (全日制)非晶态光电功能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性能研究 |
任进军
|
同上 | ||
08 (全日制)新型低维纳米光电功能材料合成 |
邵宇川
|
同上 | ||
09 (全日制)光子芯片关键材料;激光对抗与防护关键材料 |
王俊
|
同上 | ||
10 (全日制)光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
王阳
|
同上 | ||
11 (全日制)特种材料精密加工技术;磁/电流变液 |
魏朝阳
|
同上 | ||
12 (全日制)复合晶体材料设计与制备工程 |
夏长泰
|
同上 | ||
13 (全日制)多材料体系复合玻璃薄膜及光纤的制备技术及性能研究 |
于春雷
|
同上 | ||
14 (全日制)溶胶凝胶材料化学 |
张龙
|
同上 | ||
15 (全日制)超快激光聚合材料;半导体薄膜材料 |
赵元安
|
同上 | ||
16 (全日制)新型复合薄膜态材料及其应用研究 |
朱美萍
|
同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