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帮学基金激励追梦学子 中科院科研人员爱心捐助国科大贫困本科生

  • 招生办公室
  • 2014年11月21日

 

“有了学校的助学金,我现在已经基本不需要家里给我寄钱了。”因为对理科学术研究的钟情,来自浙江的小周选择成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第一期本科生。只是由于父亲没有固定职业,母亲在服装工厂上班工资微薄,他不可避免面临经济上的沉重压力。但近日,他高兴地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学校已经帮他解除了后顾之忧。

 

这个秋季,国科大从北京、江苏、陕西、四川、浙江、山东、辽宁、河南、湖南、云南10个省市,招收了332名优秀本科生入学。国科大副校长王颖告诉记者,这群孩子当中,有些人来自边远山区,家境贫寒;有些人父母患病,生活拮据。然而他们依旧克服困难,努力学习,高考成绩均在各省市名列前茅。

 

回忆起学生入学前与国科大党委副书记马石庄教授一起去家访的情景,学校负责助学工作的张相老师说:“我们去的云南,大部分学生家庭都很困难。有的学生住得非常偏僻,从县城出发还要坐车走两个多小时泥泞的山路,家里除了最简单的桌子和板凳,没有其他家具;还有的孩子家住洱海旁边,没有什么田地,本来靠打鱼为生,但因为政府启动鱼类保护计划,家庭收入锐减。对于这群成绩优秀的孩子来说,很难应付上大学的基本开支。”

 

小陈就是来自云南的困难学生之一。他告诉记者:“当爸妈还在为凑够我和姐姐的大学学费焦头烂额时,是国科大的老师给我们送来了福音。老师们的慷慨解囊,帮助我家解决了这个难题。”

 

“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国科大设计了以‘强化助学,相对淡化奖学’为基本思路的本科生资助体系,期望保证家庭有经济困难的学生,到国科大上学后,不需借款也能够体面地在校学习和生活,同时对品学兼优者予以激励。”王颖说。

 

国科大本科生奖助体系包括“国科大助学金”“国科大学业奖学金”、勤工助学和“科苑帮学”基金。其中,“科苑帮学”基金为面向家庭存在特殊困难学生的资助专项,由院机关、院属各单位、国科大校部的干部职工及社会友好人士个人出资捐助。捐助资金额度不限,本着“个人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所筹集资金专款专用,全部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存在特殊困难的本科生,为他们减轻生活负担。列入“科苑帮学”基金资助对象的每名学生,每年除助学金外,可获得5000/年的专项资助。

 

据记者了解,“科苑帮学”基金是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副院长詹文龙、丁仲礼,副书记方新等中科院的14位院机关领导和国科大的全体校领导共同发起设立,并带头捐赠。目前,已经筹集到了第一笔资金,捐款人数为157人。包括来自中科院京区一些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研究生也纷纷响应,尤其是众多女性科研人员对这群亟须帮助的孩子伸出了援助之手。

 

国科大首届本科生中,共有30名学生成为“科苑帮学”基金受益人。记者采访到的几位受益人都表示,作为国科大第一批本科生,入学后日程安排非常充实,能感受到国科大有别于其他大学的浓浓的学术氛围,能感受到学校、老师对自己寄予的厚望。有了学校助学金和“科苑帮学”基金的资助,自己能放下经济包袱,全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我想对帮助我们的热心人说一声感谢!”来自河南的贫困生小刘告诉记者,“我还想告诉他们,我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小陈也告诉记者,只能通过好好学习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刚来的时候,马书记就教导我们说‘不贪玩,不偷懒,不挂科’。同时我也对自己许下承诺,我一定会努力拼搏,实现梦想,不辜负众多关心我的人对我的期望。每当我思想懈怠或是遇到挫折时,我都会想起当时自己许下的诺言,以此来激励自己。”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4-11-18 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