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技术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成立于2016年8月,按照“科教融合”的体制机制,由理化技术研究所牵头,自动化研究所、微电子研究所、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等共同承建。未来技术学院旨在建立着眼于未来的、目前无法跟踪模仿的、能够重塑人类生活、工业生产、商业消费模式乃至全球经济取得革命性进步技术的教学研究平台,致力成为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从事未来核心技术研发领军人才的摇篮和培养基地。中科院院士江雷出任未来技术学院院长和学术委员会主任。 学院主要从材料领域、信息领域、能源领域和生命科学领域的核心关键问题出发,充分考虑各领域的交叉和融合设立研究方向,目前学院设10个教研室,包括:脑科学与智能技术教研室、光子与量子芯片技术教研室、光物质科学与能源技术教研室、仿生智能材料科学与技术教研室、生物芯片技术教研室、基因组健康技术教研室、液态金属物质科学与技术教研室、未来健康技术教研室、未来交通技术教研室、绿色能源技术教研室等。 未来技术学院具有独特的教学组织形式,学院鼓励学生选修双学位,学生可享受丰厚的奖助学金。 2026年预计招收100名直博生。本目录中为2026年预计招生人数,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和国科大下达计划后,培养单位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的分专业计划数为准。 热忱欢迎广大青年学子报考中国科学院大学未来技术学院!

单位代码 80204 单位地址 国科大雁栖湖校区 邮政编码 101408
联系部门 招生办公室 联系电话 13240220937 联系人 路老师
电子邮件 lukun@ucas.ac.cn 目录类别 直博生
网址 sft.ucas.ac.cn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预计招生 备注
070207 光学
100
01 (全日制)空间光通信网络、光电器件技术、激光技术与应用
谢小平
02 (全日制)高功率固体激光器、中红外光源技术、非线性光学
曹华保
03 (全日制)超强超快激光技术、阿秒科学与技术、强场激光物理、超快动力学
付玉喜
04 (全日制)红外玻璃及光纤制备和性能研究、红外光纤器件研究、中红外光纤激光技术研究
郭海涛
05 (全日制)中红外激光驱动气体靶产生阿秒脉冲、原子分子光电离过程的超快动力学
皮良文
06 (全日制)集成光学、半导体激光器、光电集成
王斌浩
07 (全日制)微纳光子学
王国玺
08 (全日制)集成光学,超快光子学,非线性光学
王擂然
09 (全日制)超快激光技术、飞秒光频梳技术及应用、阿秒驱动源技术
王屹山
10 (全日制)量子成像和量子目标探测、单光子激光雷达三维成像
张同意
11 (全日制)光子集成,微纳光子学
张文富
12 (全日制)超快光子学与精密制造、超快光学测量与诊断技术、光子学与光电子技术
赵卫
13 (全日制)智能医学成像
张金刚
070303 有机化学
01 (全日制)超分子光化学
吴骊珠
02 (全日制)废弃塑料高值化转化
陈勇
03 (全日制)光功能大环分子合成
丛欢
04 (全日制)生物材料
牛忠伟
05 (全日制)有机/纳米光诊疗材料与应用
刘卫敏
06 (全日制)有机光功能材料/光刻胶
陈金平
07 (全日制)有机光化学
王雪松
08 (全日制)核磁共振成像分子造影剂的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
唐健洪
070304 物理化学
01 (全日制)仿生功能界面材料
王树涛
02 (全日制)仿生光学材料、智能软物质
宋恺
03 (全日制)仿生结构色功能材料和器件
李明珠
04 (全日制)仿生界面交叉科学
孔祥玉
05 (全日制)仿生抗粘附界面材料
孟靖昕
06 (全日制)仿生绕流操控材料
董智超
07 (全日制)仿生智能界面科学
闻利平
08 (全日制)仿生智能粘附和柔性器件
张飞龙
09 (全日制)功能界面材料
江雷
10 (全日制)具有纳米通道结构仿生超浸润材料的制备及应用,超双亲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机理研究
田野
11 (全日制)控冰科学、控冰材料
王健君
12 (全日制)纳米多孔材料限域电催化
李翠玲
13 (全日制)生物分离
宋永杨
14 (全日制)光功能材料
曾毅
15 (全日制)化学生物传感
师文生
16 (全日制)微纳生物分析与材料
孙佳姝
学制参照实际培养单位要求。
071006 神经生物学
01 (全日制)场景认知,情绪记忆,空间导航,神经环路,恐惧消退,恐惧复发,焦虑症,抑郁症, 创伤后遗症,行为学
徐春
02 (全日制)感觉信息加工,神经环路
孙衍刚
03 (全日制)感觉-运动转导,全脑光学成像,脑网络分析,复杂系统分析
穆宇
04 (全日制)干细胞和神经发生
何杰
05 (全日制)疾病神经生物学
熊志奇
06 (全日制)抉择和认知的神经机理
杨天明
07 (全日制)灵活抉择的环路计算,神经元群体编码机制
徐宁龙
08 (全日制)脑机接口
赵郑拓
09 (全日制)脑科学研究新技术
刘佳男
10 (全日制)全脑尺度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研究
杜久林
11 (全日制)神经光学成像
王凯
12 (全日制)神经环路
徐圣进
13 (全日制)神经环路及动物行为
王佐仁
14 (全日制)神经生物学,计算生物学
严军
15 (全日制)视觉神经科学,视觉损伤修复
王伟
16 (全日制)中枢神经损伤
李毅
0710J3 生物信息学
01 (全日制)大数据与数据库
赵文明
学制参照实际培养单位要求。
02 (全日制)宏基因组数据分析新技术
李明锟
学制参照实际培养单位要求。
03 (全日制)生命与健康大数据整合和挖掘
肖景发
学制参照实际培养单位要求。
04 (全日制)肿瘤生物信息学
邢旭东
学制参照实际培养单位要求。
05 (全日制)自然人群队列研究及相关知识图谱、数据库构建与技术开发;生物信息算法开发
贾佩林
学制参照实际培养单位要求。
0710Z1 基因组学
01 (全日制)干细胞与再生医学
周琪
学制参照实际培养单位要求。
02 (全日制)精准医学
汪敏先
学制参照实际培养单位要求。
03 (全日制)单细胞和空间多组学测序
刘龙奇
04 (全日制)合成生物学
沈玥
05 (全日制)基因测序技术开发
蒋慧
06 (全日制)计算生物
殷鹏
07 (全日制)群体遗传学
金鑫
08 (全日制)医学遗传学
彭智宇
09 (全日制)植物基因组进化
刘心
10 (全日制)肿瘤基因组与肠道菌群研究
方晓东
080102 固体力学
01 (全日制)固体力学
张吟
02 (全日制)计算固体力学,塑性力学,接触力学
宋恒旭
03 (全日制)智能材料与结构力学
姜恒
080103 流体力学
01 (全日制)飞行器稳定性, 高速列车优化设计, 飞行器气动热
郭迪龙
02 (全日制)计算流体力学
申义庆
02 (全日制)计算流体力学
肖天白
03 (全日制)空气动力学
崔凯
04 (全日制)空气动力学/气动弹性
杨国伟
05 (全日制)流体力学
张勇豪
06 (全日制)气体动力学,激波风洞,爆轰推进,气波制冷
赵伟
07 (全日制)实验流体力学
刘起立
080104 工程力学
01 (全日制)高速列车、海洋结构等大型工程结构物的动力响应、稳定性和流固耦合
曾晓辉
02 (全日制)空间引力波探测,空间惯性基准
罗子人
03 (全日制)遥科学技术
李文皓
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01 (全日制)光催化技术在绿色化学合成中的应用
葛介超
02 (全日制)能量转化纳米催化材料
张铁锐
080701 工程热物理
01 (全日制)液态金属物质科学与技术
邓中山
01 (全日制)液态金属物质科学与技术
刘静
01 (全日制)液态金属物质科学与技术
桂林
01 (全日制)液态金属物质科学与技术
饶伟
080705 制冷及低温工程
01 (全日制)低温材料
戴巍
01 (全日制)低温材料
饶伟
02 (全日制)混合工质
公茂琼
03 (全日制)热声制冷
罗二仓
080901 物理电子学
01 (全日制)光子晶体材料、物理、器件与集成、光子晶体激光、激光模块、新型人工微结构光电子器件及原理研究
郑婉华
02 (全日制)超快光电成像与诊断技术、电路系统设计
白永林
03 (全日制)超快诊断技术、光电成像技术
田进寿
04 (全日制)超快光子学与精密制造、超快光学测量与诊断技术、光子学与光电子技术
赵卫
080902 电路与系统
01 (全日制)脑机接口技术
王毅军
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01 (全日制)光子晶体材料、物理、器件与集成、光子晶体激光、激光模块、新型人工微结构光电子器件及原理研究
郑婉华
02 (全日制)神经接口器件及应用
裴为华
03 (全日制)生物传感技术
陈健
04 (全日制)传感技术、微纳加工
毛海央
05 (全日制)光电芯片,微弱信号探测、图像处理
路鑫超
06 (全日制)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多媒体内容分析与检索
高兴宇
07 (全日制)面向生命健康的半导体芯片技术
黄成军
07 (全日制)面向生命健康的半导体芯片技术
李明虓
08 (全日制)模拟射频集成电路设计
刘昱
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01 (全日制)类脑认知计算模型
徐波
02 (全日制)类脑视觉,医学图像处理,脑机接口
何晖光
03 (全日制)类脑智能
余山
04 (全日制)类脑智能,类脑计算
李国齐
05 (全日制)脑科学与人工智能交叉研究
樊令仲
06 (全日制)智能光学功能成像
宋欣东
07 (全日制)智能生物医学影像
韩华
08 (全日制)智能医学成像
张金刚
081701 化学工程
01 (全日制)低碳烃催化转化
李春山
02 (全日制)电化学工程
张海涛
03 (全日制)工业催化
张延强
04 (全日制)界面离子液体结构与功能、离子液体特殊氢键与反应性能等
何宏艳
05 (全日制)离子液体清洁过程,能源/资源高效催化转化
张锁江
06 (全日制)离子液体与绿色气体分离过程
曾少娟
07 (全日制)膜材料与膜分离工程,高性能气体分离膜的制备与构效关系,离子膜材料,自具微孔聚合物膜,中空纤维膜与组件,膜分离系统集成与绿色工艺开
罗双江
08 (全日制)氢能制储用关键技术及器件研发,CO2与N2电催化转化
刘艳荣
09 (全日制)生物催化
黄玉红
10 (全日制)塑料循环利用,生物质分离转化,离子液体物性
吕兴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