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简称大气所)是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和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是国家首批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在2003年和2008年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一,2017年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2022年第五轮学科评估均获得A+。大气所拥有两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分别为大气环境与极端气象重点实验室和地球系统数值模拟与应用重点实验室,还有所级实验室和国际中心。另外还拥有地球系统数值模拟大科学装置、高性能计算设备、北京325米气象铁塔、大气观测网、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公共技术中心、编辑室等科技支撑系统。 大气所现拥有“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行星科学”等四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培养点以及资源与环境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点。现有博士生导师156名、硕士生导师180名,导师队伍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杰青18人,优青16人。1999年以来,大气所共有7篇博士学位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博士学位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1篇博士学位论文获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26年大气所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94名(含55%左右硕博连读生和直博生30名左右),均全日制招生且享受优厚的奖助学金。大气所的毕业生就业面广,主要去向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气象、环保、海洋等行业部门。 热忱欢迎有志从事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和行星科学研究的青年学子报考大气所。 网址:www.iap.cas.cn E-mail:spy@mail.iap.ac.cn
| 单位代码 | 80058 | 单位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81号院 | 邮政编码 | 100029 |
| 联系部门 | 研究生部 | 联系电话 | 010-82995021 | 联系人 | 孙鹏宇 |
| 电子邮件 | spy@mail.iap.ac.cn | 目录类别 | 博士 | ||
| 网址 | http://www.iap.cas.cn | ||||
|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 | 指导教师 | 预计招生 | 考试科目 | 备注 |
| 070601 气象学 | 94 | |||
| 01 (全日制)全球变化和地球系统模式、地球流体力学、气候动力学、大气边界层、自然控制论 |
曾庆存
|
①申请-考核制外国语②大气物理学或高等天气学或生态与水文学或数学综合③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二 | ||
| 02 (全日制)季风与气候动力学、台风动力学 |
黄荣辉
|
同上 | ||
| 03 (全日制)天气动力学、数值模拟、气候动力学 |
吴国雄
|
同上 | ||
| 04 (全日制)气候动力学与气候预测、古气候模拟 |
王会军
|
同上 | ||
| 05 (全日制)地球系统模式及模拟;短期气候水文预测;极端事件及其可预报性;陆面水文过程模式及陆气相互作用;气溶胶-气候相互作用 |
林朝晖
|
同上 | ||
| 06 (全日制)气候模拟和预测预估 |
周天军
|
同上 | ||
| 07 (全日制)海陆气相互作用模拟,青藏高原气候动力学,极端气候事件过程 |
刘屹岷
|
同上 | ||
| 08 (全日制)地球系统模式研发和应用 |
俞永强
|
同上 | ||
| 09 (全日制)中尺度气象学 |
孙建华
|
同上 | ||
| 10 (全日制)地球系统模式与全球变化 |
曾晓东
|
同上 | ||
| 11 (全日制)数值天气预报算法研究;动力框架算法研究 |
陈曦
|
同上 | ||
| 12 (全日制)古气候模拟、气候动力学、气候变化预估 |
姜大膀
|
同上 | ||
| 13 (全日制)灾害性天气机理与预报方法 |
崔晓鹏
|
同上 | ||
| 14 (全日制)海气相互作用,天气、气候可预报性;集合预报,资料同化和目标观测 |
段晚锁
|
同上 | ||
| 15 (全日制)陆—气相互作用,区域气候模拟与气候变化 |
张井勇
|
同上 | ||
| 16 (全日制)陆气相互作用与气候模拟 |
丹利
|
同上 | ||
| 17 (全日制)气候动力学,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影响 |
黄刚
|
同上 | ||
| 18 (全日制)台风动力学,灾害天气数值模拟,热带季风环流 |
陈光华
|
同上 | ||
| 19 (全日制)天气学,中尺度气象学 |
周玉淑
|
同上 | ||
| 20 (全日制)气候变化模拟,气候模式研发,人类活动的气候效应,城市化区域气候效应 |
冯锦明
|
同上 | ||
| 21 (全日制)云降水物理学、中小尺度动力学 |
孙继明
|
同上 | ||
| 22 (全日制)区域海气耦合模式,参数不确定及其优化 |
邹立维
|
同上 | ||
| 23 (全日制)气候变化;全球变化生态学 |
贾根锁
|
同上 | ||
| 24 (全日制)东亚季风,陆气相互作用,气候变化 |
周连童
|
同上 | ||
| 25 (全日制)年代际变化,亚洲季风,气候预测,气候动力学 |
祝亚丽
|
同上 | ||
| 26 (全日制)气候动力学、海气相互作用、气候变化 |
肖子牛
|
同上 | ||
| 27 (全日制)热带大气动力学,海气相互作用,热带和中高纬度的相互作用 |
凌健
|
同上 | ||
| 28 (全日制)气候预测,资料同化,集合预报,海气相互作用 |
郑飞
|
同上 | ||
| 29 (全日制)气候系统模式、气候预测 |
李立娟
|
同上 | ||
| 30 (全日制)极端气候,干旱和水文变化及其检测归因 |
赵天保
|
同上 | ||
| 31 (全日制)全球变化动力学,热带气候,东亚夏季风,台风气候学 |
黄平
|
同上 | ||
| 32 (全日制)地球系统模式研发及应用,陆气相互作用,气候和生态环境预测预估 |
李芳
|
同上 | ||
| 33 (全日制)中尺度气象学,灾害天气动力学及数值模拟研究 |
傅慎明
|
同上 | ||
| 34 (全日制)天气-气候无缝隙预测 |
包庆
|
同上 | ||
| 35 (全日制)气候变化 |
郭东林
|
同上 | ||
| 36 (全日制)气候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
钱诚
|
同上 | ||
| 37 (全日制)海洋模式和气候模式发展 |
林鹏飞
|
同上 | ||
| 38 (全日制)陆气相互作用的可预报性,集合预报 |
孙国栋
|
同上 | ||
| 39 (全日制)台风气候学,热带大气动力学,气候动力学,台风与气候变化,海-气相互作用 |
武亮
|
同上 | ||
| 40 (全日制)区域气候-环境变化预估 |
徐忠峰
|
同上 | ||
| 41 (全日制)古气候变化机理及数值模拟 |
燕青
|
同上 | ||
| 42 (全日制)(暴雨、台风、强对流)中尺度天气动力学和数值模拟 |
杨帅
|
同上 | ||
| 43 (全日制)古气候模拟 |
张冉
|
同上 | ||
| 44 (全日制)区域气候模拟及应用 |
赵得明
|
同上 | ||
| 45 (全日制)气候动力,海气相互作用,东亚季风 |
陈尚锋
|
同上 | ||
| 46 (全日制)全球气候变化 |
成里京
|
同上 | ||
| 47 (全日制)气候动力学 |
何编
|
同上 | ||
| 48 (全日制)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李阳春
|
同上 | ||
| 49 (全日制)陆面过程模式发展及其与地球系统模式耦合 |
贾炳浩
|
同上 | ||
| 50 (全日制)极端降水,天气尺度波动 |
刘鸿波
|
同上 | ||
| 51 (全日制)短期气候预测,气候变化 |
马洁华
|
同上 | ||
| 52 (全日制)年代际气候变化机理、东亚季风 |
司东
|
同上 | ||
| 53 (全日制)数值模拟,非线性动力学,气候变化 |
王鹏飞
|
同上 | ||
| 54 (全日制)陆-气相互作用、生态系统过程、陆面过程模拟 |
徐希燕
|
同上 | ||
| 55 (全日制)台风、暴雨、大气污染等的观测与预报研究 |
周菲凡
|
同上 | ||
| 56 (全日制)地球系统模式的研发和应用 |
张贺
|
同上 | ||
| 57 (全日制)气候动力学、气候预测 |
吴波
|
同上 | ||
| 58 (全日制)东亚季风 |
林中达
|
同上 | ||
| 59 (全日制)云物理过程和参数化研究 |
郭准
|
同上 | ||
| 60 (全日制)云-辐射-气溶胶-降水物理过程 |
李剑东
|
同上 | ||
| 61 (全日制)陆面过程模拟 |
李明星
|
同上 | ||
| 62 (全日制)卫星资料同化、集合预报 |
刘娟娟
|
同上 | ||
| 63 (全日制)干旱、区域气候分析与模拟、气候与水文过程相互作用 |
马柱国
|
同上 | ||
| 64 (全日制)气候动力学,季风,极端事件,气候变化 |
王林
|
同上 | ||
| 65 (全日制)大气动力学,平流层-对流层相互作用 |
魏科
|
同上 | ||
| 66 (全日制)沙尘暴模拟与预测 |
吴成来
|
同上 | ||
| 67 (全日制)陆面过程模式发展、陆面数据同化、区域气候模拟 |
谢正辉
|
同上 | ||
| 68 (全日制)气候变化与极端事件,地球系统模式,气候与水文预测 |
袁星
|
同上 | ||
| 69 (全日制)降水精细化特征分析及数值模拟评估 |
原韦华
|
同上 | ||
| 70 (全日制)季风区极端旱涝事件发生机理及预测 |
张丽霞
|
同上 | ||
| 71 (全日制)农业气象 |
张天一
|
同上 | ||
| 070602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 ||||
| 01 (全日制)大气遥感、大气辐射传输、中层大气和日地关系 |
吕达仁
|
①申请-考核制外国语②大气物理学或高等天气学或生态与水文学或数学综合③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二 | ||
| 02 (全日制)大气辐射与遥感、温室效应和全球变化 |
石广玉
|
同上 | ||
| 03 (全日制)雷暴与雷电物理 |
郄秀书
|
同上 | ||
| 04 (全日制)陆地碳氮循环与温室气体 |
徐星凯
|
同上 | ||
| 05 (全日制)大气环境、大气化学、大气污染 |
韩志伟
|
同上 | ||
| 06 (全日制)气溶胶-云-辐射相互作用;大气遥感探测 |
夏祥鳌
|
同上 | ||
| 07 (全日制)大气探测,激光雷达,中高层大气 |
潘蔚琳
|
同上 | ||
| 08 (全日制)大气环境与保护 |
曹军骥
|
同上 | ||
| 09 (全日制)积云微物理学和积云动力学 |
孙继明
|
同上 | ||
| 10 (全日制)大气气溶胶来源、形成机制及影响 |
孙业乐
|
同上 | ||
| 11 (全日制)大气动力学 |
王革丽
|
同上 | ||
| 12 (全日制)大气边界层物理 |
程雪玲
|
同上 | ||
| 13 (全日制)大气辐射 |
胡波
|
同上 | ||
| 14 (全日制)大气探测 |
韩瑽琤
|
同上 | ||
| 15 (全日制)大气气溶胶理化特性观测 |
潘小乐
|
同上 | ||
| 16 (全日制)青藏高原和南北极低层大气过程 |
周立波
|
同上 | ||
| 17 (全日制)云降水物理,强风暴物理,人工影响天气 |
郭学良
|
同上 | ||
| 18 (全日制)气候变化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潘月鹏
|
同上 | ||
| 19 (全日制)大气辐射与遥感 |
范学花
|
同上 | ||
| 20 (全日制)雷电与雷暴物理学 |
蒋如斌
|
同上 | ||
| 21 (全日制)湿地甲烷排放模型的建立与发展、大气环境、全球变化生态学 |
李婷婷
|
同上 | ||
| 22 (全日制)大气化学,大气物理 |
唐贵谦
|
同上 | ||
| 23 (全日制)数值模拟 |
唐晓
|
同上 | ||
| 24 (全日制)大气环境 |
武云飞
|
同上 | ||
| 25 (全日制)大气边界层,气溶胶,大气污染,大涡模拟,新能源 |
辛金元
|
同上 | ||
| 26 (全日制)天地基云雨遥感技术,反演方法,数值模拟,特征分析 |
霍娟
|
同上 | ||
| 27 (全日制)大气温室气体遥感 |
杨东旭
|
同上 | ||
| 28 (全日制)云降水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 |
黄敏松
|
同上 | ||
| 29 (全日制)大气环境、大气污染、大气气溶胶 |
李嘉伟
|
同上 | ||
| 30 (全日制)大气化学与物理,大气氧化性、气溶胶与云相互作用、极端天气气候和机器学习 |
苏杭
|
同上 | ||
| 31 (全日制)大气环境,污染与极端气象相互关系,大气污染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 |
王莉莉
|
同上 | ||
| 32 (全日制)大气物理,卫星遥感,大气探测 |
王鑫
|
同上 | ||
| 33 (全日制)云降水物理学 |
杨洁帆
|
同上 | ||
| 34 (全日制)大气和空间电学 |
杨静
|
同上 | ||
| 35 (全日制)碳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刘春岩
|
同上 | ||
| 0706Z1 地球流体力学 | ||||
| 01 (全日制)地球流体力学 |
曾庆存
|
①申请-考核制外国语②大气物理学或高等天气学或生态与水文学或数学综合③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二 | ||
| 02 (全日制)非线性海气相互作用动力学及其数值模拟 |
段晚锁
|
同上 | ||
| 03 (全日制)气候数值模拟 |
俞永强
|
同上 | ||
| 04 (全日制)计算地球流体力学 |
谢正辉
|
同上 | ||
| 070701 物理海洋学 | ||||
| 01 (全日制)海气相互作用,气候变化,数值模拟 |
郑伟鹏
|
①申请-考核制外国语②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一③物理海洋学 | 同上 | |
| 02 (全日制)气候模式及模拟,气候预测 |
周广庆
|
同上 | 同上 | |
| 075100 气象 | ||||
| 01 (全日制)季风与气候动力学、台风动力学 |
黄荣辉
|
①申请-考核制外国语②大气物理学或高等天气学或生态与水文学或数学综合③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二 | ||
| 02 (全日制)天气动力学、数值模拟、气候动力学 |
吴国雄
|
同上 | ||
| 03 (全日制)地球系统模式及模拟;短期气候水文预测;极端事件及其可预报性;陆面水文过程模式及陆气相互作用;气溶胶-气候相互作用 |
林朝晖
|
同上 | ||
| 04 (全日制)气候模拟和预测预估 |
周天军
|
同上 | ||
| 05 (全日制)海陆气相互作用模拟,青藏高原气候动力学,极端气候事件过程 |
刘屹岷
|
同上 | ||
| 06 (全日制)地球系统模式研发和应用 |
俞永强
|
同上 | ||
| 07 (全日制)中尺度气象学 |
孙建华
|
同上 | ||
| 08 (全日制)地球系统模式与全球变化 |
曾晓东
|
同上 | ||
| 09 (全日制)数值天气预报算法研究;动力框架算法研究 |
陈曦
|
同上 | ||
| 10 (全日制)古气候模拟、气候动力学、气候变化预估 |
姜大膀
|
同上 | ||
| 11 (全日制)灾害性天气机理与预报方法 |
崔晓鹏
|
同上 | ||
| 12 (全日制)海气相互作用,天气、气候可预报性;集合预报,资料同化和目标观测 |
段晚锁
|
同上 | ||
| 13 (全日制)陆—气相互作用,区域气候模拟与气候变化 |
张井勇
|
同上 | ||
| 14 (全日制)陆气相互作用与气候模拟 |
丹利
|
同上 | ||
| 15 (全日制)气候动力学,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影响 |
黄刚
|
同上 | ||
| 16 (全日制)台风动力学,灾害天气数值模拟,热带季风环流 |
陈光华
|
同上 | ||
| 17 (全日制)天气学,中尺度气象学 |
周玉淑
|
同上 | ||
| 18 (全日制)气候变化模拟,气候模式研发,人类活动的气候效应,城市化区域气候效应 |
冯锦明
|
同上 | ||
| 19 (全日制)云降水物理学、中小尺度动力学、积云微物理学和积云动力学 |
孙继明
|
同上 | ||
| 20 (全日制)区域海气耦合模式,参数不确定及其优化 |
邹立维
|
同上 | ||
| 21 (全日制)气候变化;全球变化生态学 |
贾根锁
|
同上 | ||
| 22 (全日制)东亚季风,陆气相互作用,气候变化 |
周连童
|
同上 | ||
| 23 (全日制)气候动力学、海气相互作用、气候变化 |
肖子牛
|
同上 | ||
| 24 (全日制)热带大气动力学,海气相互作用,热带和中高纬度的相互作用 |
凌健
|
同上 | ||
| 25 (全日制)气候预测,资料同化,集合预报,海气相互作用 |
郑飞
|
同上 | ||
| 26 (全日制)气候系统模式、气候预测 |
李立娟
|
同上 | ||
| 27 (全日制)极端气候,干旱和水文变化及其检测归因 |
赵天保
|
同上 | ||
| 28 (全日制)全球变化动力学,热带气候,东亚夏季风,台风气候学 |
黄平
|
同上 | ||
| 29 (全日制)地球系统模式研发及应用,陆气相互作用,气候和生态环境预测预估 |
李芳
|
同上 | ||
| 30 (全日制)中尺度气象学,灾害天气动力学及数值模拟研究 |
傅慎明
|
同上 | ||
| 31 (全日制)天气-气候无缝隙预测 |
包庆
|
同上 | ||
| 32 (全日制)气候变化 |
郭东林
|
同上 | ||
| 33 (全日制)气候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
钱诚
|
同上 | ||
| 34 (全日制)海洋模式和气候模式发展 |
林鹏飞
|
同上 | ||
| 35 (全日制)陆气相互作用的可预报性,集合预报 |
孙国栋
|
同上 | ||
| 36 (全日制)台风气候学,热带大气动力学,气候动力学,台风与气候变化,海-气相互作用 |
武亮
|
同上 | ||
| 37 (全日制)区域气候-环境变化预估 |
徐忠峰
|
同上 | ||
| 38 (全日制)古气候变化机理及数值模拟 |
燕青
|
同上 | ||
| 39 (全日制)(暴雨、台风、强对流)中尺度天气动力学和数值模拟 |
杨帅
|
同上 | ||
| 40 (全日制)古气候模拟 |
张冉
|
同上 | ||
| 41 (全日制)区域气候模拟及应用 |
赵得明
|
同上 | ||
| 42 (全日制)气候动力,海气相互作用,东亚季风 |
陈尚锋
|
同上 | ||
| 43 (全日制)全球气候变化 |
成里京
|
同上 | ||
| 44 (全日制)气候动力学 |
何编
|
同上 | ||
| 45 (全日制)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李阳春
|
同上 | ||
| 46 (全日制)陆面过程模式发展及其与地球系统模式耦合 |
贾炳浩
|
同上 | ||
| 47 (全日制)极端降水,天气尺度波动 |
刘鸿波
|
同上 | ||
| 48 (全日制)短期气候预测,气候变化 |
马洁华
|
同上 | ||
| 49 (全日制)年代际气候变化机理、东亚季风 |
司东
|
同上 | ||
| 50 (全日制)数值模拟,非线性动力学,气候变化 |
王鹏飞
|
同上 | ||
| 51 (全日制)陆-气相互作用、生态系统过程、陆面过程模拟 |
徐希燕
|
同上 | ||
| 52 (全日制)台风、暴雨、大气污染等的观测与预报研究 |
周菲凡
|
同上 | ||
| 53 (全日制)地球系统模式的研发和应用 |
张贺
|
同上 | ||
| 54 (全日制)气候动力学、气候预测 |
吴波
|
同上 | ||
| 55 (全日制)东亚季风 |
林中达
|
同上 | ||
| 56 (全日制)云物理过程和参数化研究 |
郭准
|
同上 | ||
| 57 (全日制)云-辐射-气溶胶-降水物理过程 |
李剑东
|
同上 | ||
| 58 (全日制)陆面过程模拟 |
李明星
|
同上 | ||
| 59 (全日制)卫星资料同化、集合预报 |
刘娟娟
|
同上 | ||
| 60 (全日制)干旱、区域气候分析与模拟、气候与水文过程相互作用 |
马柱国
|
同上 | ||
| 61 (全日制)气候动力学,季风,极端事件,气候变化 |
王林
|
同上 | ||
| 62 (全日制)大气动力学,平流层-对流层相互作用 |
魏科
|
同上 | ||
| 63 (全日制)沙尘暴模拟与预测 |
吴成来
|
同上 | ||
| 64 (全日制)陆面过程模式发展、陆面数据同化、区域气候模拟 |
谢正辉
|
同上 | ||
| 65 (全日制)气候变化与极端事件,地球系统模式,气候与水文预测 |
袁星
|
同上 | ||
| 66 (全日制)降水精细化特征分析及数值模拟评估 |
原韦华
|
同上 | ||
| 67 (全日制)季风区极端旱涝事件发生机理及预测 |
张丽霞
|
同上 | ||
| 68 (全日制)农业气象 |
张天一
|
同上 | ||
| 69 (全日制)大气遥感、大气辐射传输、中层大气和日地关系 |
吕达仁
|
同上 | ||
| 70 (全日制)雷暴与雷电物理 |
郄秀书
|
同上 | ||
| 71 (全日制)陆地碳氮循环与温室气体 |
徐星凯
|
同上 | ||
| 72 (全日制)大气环境、大气化学、大气污染 |
韩志伟
|
同上 | ||
| 73 (全日制)气溶胶-云-辐射相互作用;大气遥感探测 |
夏祥鳌
|
同上 | ||
| 74 (全日制)大气探测,激光雷达,中高层大气 |
潘蔚琳
|
同上 | ||
| 75 (全日制)大气环境与保护 |
曹军骥
|
同上 | ||
| 76 (全日制)大气气溶胶来源、形成机制及影响 |
孙业乐
|
同上 | ||
| 77 (全日制)大气辐射 |
胡波
|
同上 | ||
| 78 (全日制)大气探测 |
韩瑽琤
|
同上 | ||
| 79 (全日制)大气气溶胶理化特性观测 |
潘小乐
|
同上 | ||
| 80 (全日制)青藏高原和南北极低层大气过程 |
周立波
|
同上 | ||
| 81 (全日制)云降水物理,强风暴物理,人工影响天气 |
郭学良
|
同上 | ||
| 82 (全日制)气候变化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潘月鹏
|
同上 | ||
| 83 (全日制)大气辐射与遥感 |
范学花
|
同上 | ||
| 84 (全日制)雷电与雷暴物理学 |
蒋如斌
|
同上 | ||
| 85 (全日制)湿地甲烷排放模型的建立与发展、大气环境、全球变化生态学 |
李婷婷
|
同上 | ||
| 86 (全日制)大气化学,大气物理 |
唐贵谦
|
同上 | ||
| 87 (全日制)数值模拟 |
唐晓
|
同上 | ||
| 88 (全日制)大气环境 |
武云飞
|
同上 | ||
| 89 (全日制)大气边界层,气溶胶,大气污染,大涡模拟,新能源 |
辛金元
|
同上 | ||
| 90 (全日制)天地基云雨遥感技术,反演方法,数值模拟,特征分析 |
霍娟
|
同上 | ||
| 91 (全日制)大气温室气体遥感 |
杨东旭
|
同上 | ||
| 92 (全日制)云降水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 |
黄敏松
|
同上 | ||
| 93 (全日制)大气环境、大气污染、大气气溶胶 |
李嘉伟
|
同上 | ||
| 94 (全日制)大气化学与物理,大气氧化性、气溶胶与云相互作用、极端天气气候和机器学习 |
苏杭
|
同上 | ||
| 95 (全日制)大气环境,污染与极端气象相互关系,大气污染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 |
王莉莉
|
同上 | ||
| 96 (全日制)大气物理,卫星遥感,大气探测 |
王鑫
|
同上 | ||
| 97 (全日制)云降水物理学 |
杨洁帆
|
同上 | ||
| 98 (全日制)大气和空间电学 |
杨静
|
同上 | ||
| 99 (全日制)碳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刘春岩
|
同上 | ||
| 079901 行星科学 | ||||
| 01 (全日制)行星大气,仪器研发,气体测量 |
刘冉冉
|
①申请-考核制外国语②大气物理学或高等天气学或生态与水文学或数学综合③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二 | ||
| 083001 环境科学 | ||||
| 01 (全日制)区域大气污染的形成机制及污染物的跨界输送,城市气象对大气环境 |
李杰
|
①申请-考核制外国语②环境科学基础③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二 | ||
| 02 (全日制)碳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陆气碳氮交换与全球环境变化 |
姚志生
|
同上 | ||
| 03 (全日制)资料同化、源反演与预报及控制在大气污染治理与碳管理中的应用 |
吴林
|
同上 | ||
| 04 (全日制)大气化学与大气环境、气溶胶化学 |
温天雪
|
同上 | ||
| 05 (全日制)大气环境 |
吉东生
|
同上 | ||
| 06 (全日制)空气污染预报模型研制,大气环境数值模拟 |
葛宝珠
|
同上 | ||
| 07 (全日制)大气化学,大气气溶胶与大气光化学 |
刘子锐
|
同上 | ||
| 08 (全日制)大气遥感 |
张金强
|
同上 | ||
| 09 (全日制)臭氧和气溶胶化学 |
贾龙
|
同上 | ||
| 083002 环境工程 | ||||
| 01 (全日制)大气化学 |
孙扬
|
①申请-考核制外国语②环境科学基础③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