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12月3日,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北京微生物研究室和中国科学院应用真菌研究所。研究所是以微生物资源、工业与应用微生物和病原微生物与分子免疫为主要研究领域,面向国际前沿,面向国家需求,在微生物资源的研究利用开发、工农业发展、能源开发、人口健康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实施成果转化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微生物所是首批获得博士及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和自行增列博士生导师单位,1988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现设有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和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等七个博士生培养点。拥有一支学术造诣精深、实践经验丰富的指导导师队伍,现有硕士生导师30余人,博士生导师70余人,在学研究生500余人,在站博士后80余人。研究所2026年博士招考为“申请-考核”制,具体信息预计2025年10月会在研究所主页公布,请届时查看。2026年预计共招收博士60余名,包含直博生及硕转博名额,招收直博生或硕转博生的导师将不再招收统招生,请各位统招考生在网上报名之前务必查看研究所主页,确定所报考的导师是否已招收直博生或硕转博生,是否还招收统招生。本目录中为2026年预计招生人数,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和国科大下达计划后,培养单位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的分专业计划数为准。请务必注意,“少干”计划考生请选择英语一、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其他考生选择申请-考核制外国语、申请-考核业务课一、申请-考核业务课二。欢迎报考微生物所博士研究生!网报之后建议与所报考的导师通过邮件或电话联系,导师简介及联系方式详见微生物所主页“导师简介”栏目。报考程序按国家统一部署进行。 网址:www.im.cas.cn 电子邮件:enroll@im.ac.cn
| 单位代码 | 80113 | 单位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 邮政编码 | 100101 |
| 联系部门 | 研究生部 | 联系电话 | 010-64806191 | 联系人 | 王老师 |
| 电子邮件 | enroll@im.ac.cn | 目录类别 | 博士 | ||
| 网址 | http://www.im.cas.cn | ||||
|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 | 指导教师 | 预计招生 | 考试科目 | 备注 |
| 071005 微生物学 | 14 | |||
| 01 (全日制)真菌多样性与生命大数据 |
蔡磊
|
①申请-考核制外国语②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一③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二 | ||
| 02 (全日制)食药用菌生物学 |
董彩虹
|
同上 | ||
| 03 (全日制)真菌基因组进化与表观遗传调控 |
段守富
|
同上 | ||
| 04 (全日制)微生物组功能与互作 |
高程
|
同上 | ||
| 05 (全日制)超级真菌毒力及耐药基因组挖掘 |
高佳鑫
|
同上 | ||
| 06 (全日制)空间微生物学 |
黄英
|
同上 | ||
| 07 (全日制)信号分子介导的微生物间互作及其应用研究 |
李金娥
|
同上 | ||
| 08 (全日制)微生物天然产物与益生菌研发 |
刘宏伟
|
同上 | ||
| 09 (全日制)真菌天然药物化学及生物合成 |
刘玲
|
同上 | ||
| 10 (全日制)真菌分子遗传学 |
刘晓
|
同上 | ||
| 11 (全日制)微生物天然产物生物合成与生物催化 |
王罗医
|
同上 | ||
| 12 (全日制)真菌药物发现及合成生物学 |
尹文兵
|
同上 | ||
| 13 (全日制)食用菌生物信息学 |
赵瑞琳
|
同上 | ||
| 14 (全日制)微生物天然产物的合成生物学与新药研发 |
周珊珊
|
同上 | ||
| 15 (全日制)普通少数民族考生-招生方向1 |
刘玲
|
①英语一②生物化学③分子生物学 | ||
| 16 (全日制)普通少数民族考生-招生方向2 |
刘晓
|
同上 | ||
| 17 (全日制)普通少数民族考生-招生方向3 |
尹文兵
|
同上 | ||
| 18 (全日制)普通少数民族考生-招生方向4 |
赵瑞琳
|
同上 | ||
| 071007 遗传学 | 18 | |||
| 01 (全日制)真菌及其与宿主互作的表观遗传调控 |
单淳敏
|
①申请-考核制外国语②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一③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二 | ||
| 02 (全日制)光遗传学与植物免疫-生长调控 |
丁美琪
|
同上 | ||
| 03 (全日制)病原细菌耐药机制及噬菌体防治策略 |
冯婕
|
同上 | ||
| 04 (全日制)细菌耐药机制与靶向治疗策略 |
高永强
|
同上 | ||
| 05 (全日制)植物与微生物互作的细胞分子机制 |
孔照胜
|
同上 | ||
| 06 (全日制)CRISPR基因编辑与噬菌体治疗 |
李明
|
同上 | ||
| 07 (全日制)植物-病原互作与植物免疫 |
林啸
|
同上 | ||
| 08 (全日制)天然产物合成途径解析与重构 |
刘钢
|
同上 | ||
| 09 (全日制)病原细菌致病分子机制 |
钱韦
|
同上 | ||
| 10 (全日制)微生物组工程 |
邱金龙
|
同上 | ||
| 11 (全日制)病原与植物攻防信号转导与蛋白翻译调控 |
王金龙
|
同上 | ||
| 12 (全日制)人类病原真菌感染、耐药与防控 |
王琳淇
|
同上 | ||
| 13 (全日制)极端/工业底盘菌株基因编辑与合成生物学 |
向华
|
同上 | ||
| 14 (全日制)分子病毒学 |
叶健
|
同上 | ||
| 15 (全日制)微生物致病机理 |
张杰
|
同上 | ||
| 16 (全日制)真菌天然药物化学及生物合成 |
张寿悦
|
同上 | ||
| 17 (全日制)胃肠道功能微生物组解析与调控 |
钟瑾
|
同上 | ||
| 18 (全日制)普通少数民族考生-招生方向1 |
单淳敏
|
①英语一②生物化学③分子生物学 | ||
|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10 | |||
| 01 (全日制)微生物药物的合成生物学创制与人体健康 |
陈义华
|
①申请-考核制外国语②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一③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二 | ||
| 02 (全日制)人工智能酶设计赋能碳资源高效利用 |
崔颖璐
|
同上 | ||
| 03 (全日制)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 |
刘树文
|
同上 | ||
| 04 (全日制)微生物天然药物生物合成与合成生物学 |
潘国辉
|
同上 | ||
| 05 (全日制)高价值化学品的生物合成研究 |
唐双焱
|
同上 | ||
| 06 (全日制)脂肽类药物合成生物学改造 |
王斌
|
同上 | ||
| 07 (全日制)微生物药物生物制造/微生物代谢工程与合成生物学 |
王为善
|
同上 | ||
| 08 (全日制)生物催化合成药物 |
吴边
|
同上 | ||
| 09 (全日制)非传统耐酸酵母代谢工程 |
于波
|
同上 | ||
| 10 (全日制)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
张延平
|
同上 | ||
| 0710J3 生物信息学 | 2 | |||
| 01 (全日制)微流控单细胞分析筛选技术微生物学应用 |
杜文斌
|
①申请-考核制外国语②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一③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二 | ||
| 02 (全日制)微生物组基因资源生物信息挖掘 |
胡松年
|
同上 | ||
| 100102 免疫学 | 7 | |||
| 01 (全日制)创新疫苗的设计与免疫 |
戴连攀
|
①申请-考核制外国语②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一③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二 | ||
| 02 (全日制)多组学驱动的肿瘤免疫治疗策略研发 |
刘龙超
|
同上 | ||
| 03 (全日制)炎癌转化及肿瘤免疫微环境调控机制 |
刘宁宁
|
同上 | ||
| 04 (全日制)微生物组与肿瘤免疫 |
王亮亮
|
同上 | ||
| 05 (全日制)免疫应答与疫苗设计 |
王奇慧
|
同上 | ||
| 06 (全日制)黏膜免疫与微生态 |
王硕
|
同上 | ||
| 07 (全日制)T细胞免疫的表观遗传和代谢调控 |
朱明昭
|
同上 | ||
| 100103 病原生物学 | 12 | |||
| 01 (全日制)病毒的遗传演化、致病机制与生物安全防控 |
毕玉海
|
①申请-考核制外国语②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一③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二 | ||
| 02 (全日制)流感病毒复制的分子机制及抗病毒策略研发 |
邓涛
|
同上 | ||
| 03 (全日制)肿瘤细胞治疗与T细胞免疫或病毒细菌疫苗 |
高福
|
同上 | ||
| 04 (全日制)病原感染与宿主免疫 |
刘翠华
|
同上 | ||
| 05 (全日制)AI驱动的疫苗设计 |
齐建勋
|
同上 | ||
| 06 (全日制)结核病的保护性免疫及免疫病理机制 |
汪静
|
同上 | ||
| 07 (全日制)生物信息学和人工智能方法应用 |
王军
|
同上 | ||
| 08 (全日制)感染免疫表观遗传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 |
杨娜
|
同上 | ||
| 09 (全日制)病毒受体与基因编辑 |
赵欣
|
同上 | ||
| 10 (全日制)微生物单细胞表型组学技术开发及应用 |
朱军豪
|
同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