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首批建立的计算机科学研究机构之一,全所现有科技人员600余人,每年在岗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百余人。本所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等各部委及省市政府科研项目,取得重大科技成果200多项,国家技术专利150多项,各级政府奖励100多项。
本所具有完善的科研和教学实践体系,设有“高档数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开放式数控系统支撑技术创新国家级平台”、“辽宁省数控控制总线技术工程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共建)”、“辽宁省环境污染监控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IP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辽宁省远程健康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智能电网云计算专业技术创新平台”、“辽宁省智能装配与检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国产基础软硬件工控平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辽宁5G+工业互联网联合创新中心”、“辽宁省国产基础软硬件工控平台”、“辽宁省数字化车间互联互通技术工程实验室”等多个重点实验室,在先进制造、电力能源、工业控制、网络通信、环保安全和医疗卫生等多个领域硕果累累,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本所设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学位培养点;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培养点;是“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学位培养点。1978年以来,共招收40多届千余名研究生,除每年有部分毕业生以硕转博的方式攻读博士学位外,已毕业的研究生均获得了学位,就业率达100%。本所十分关心研究生的生活待遇,博士/硕士研究生的收费及奖助政策体系按照中国科学院大学规定的统一标准执行,研究生奖学金包括: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中科院奖学金(含冠名奖)、国科大学业奖学金、“助研/助教/助管”岗位津贴和所长奖学金等。
本所2026年拟招生人数为82人,其中拟招推免生人数15人左右,因实际录取推免硕士生可能产生的各学科专业拟考试招生计划数的变动情况,将在后续根据推免录取结果调整并公布。本目录中标示的招生人数为2026年预计招生人数,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和国科大下达计划后,培养单位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的分专业计划数为准。欢迎计算机、自动化、通信及应用数学等专业背景的考生报考。
网址:http://yjs.sict.ac.cn/ 邮箱:yjsb@sict.ac.cn
单位代码
|
80133
|
单位地址
|
沈阳市浑南区南屏东路16号
|
邮政编码
|
110168
|
联系部门
|
研究生部
|
联系电话
|
024-24696138
|
联系人
|
何鹏 丁健
|
电子邮件
|
yjsb@sict.ac.cn
|
目录类别
|
硕士
|
网址
|
http://yjs.sict.ac.cn/
|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
|
预计招生
|
考试科目
|
备注
|
081201 计算机系统结构
|
2 |
|
|
01 (全日制)嵌入式系统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
|
1. 各专业均招收推荐免试应届本科毕业生。
|
02 (全日制)实时系统
|
|
同上
|
2.学术型和专业型(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一学年均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学习学位课程。
|
03 (全日制)计算机控制系统
|
|
同上
|
3.当年录取后选择分配导师和研究方向。
|
04 (全日制)智能制造
|
|
同上
|
4.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命题,统考科目包括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
|
05 (全日制)机器人技术
|
|
同上
|
|
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3
|
|
|
01 (全日制)实时系统与数控技术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
|
|
02 (全日制)分布式数据管理
|
|
同上
|
|
03 (全日制)自然语言处理
|
|
同上
|
|
04 (全日制)人工智能
|
|
同上
|
|
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
7
|
|
|
01 (全日制)数控技术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
|
|
02 (全日制)现场总线技术
|
|
同上
|
|
03 (全日制)虚拟仿真技术
|
|
同上
|
|
04 (全日制)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
|
|
同上
|
|
05 (全日制)多媒体技术
|
|
同上
|
|
06 (全日制)物联网技术及应用
|
|
同上
|
|
07 (全日制)三维引擎
|
|
同上
|
|
08 (全日制)数据分析与处理
|
|
同上
|
|
09 (全日制)工业人工智能
|
|
同上
|
|
10 (全日制)大数据
|
|
同上
|
|
085404 计算机技术
|
55
|
|
|
01 (全日制)数控技术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
|
1.全日制拟招32人;
|
02 (全日制)现场总线技术
|
|
同上
|
2.非全日制拟招23人;
|
03 (全日制)虚拟仿真技术
|
|
同上
|
3.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命题,统考科目包括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
|
04 (全日制)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
|
|
同上
|
|
05 (全日制)多媒体技术
|
|
同上
|
|
06 (全日制)物联网技术及应用
|
|
同上
|
|
07 (全日制)三维引擎
|
|
同上
|
|
08 (全日制)数据分析与处理
|
|
同上
|
|
09 (全日制)工业人工智能
|
|
同上
|
|
10 (全日制)大数据
|
|
同上
|
|
11 (全日制)嵌入式系统
|
|
同上
|
|
12 (全日制)实时系统
|
|
同上
|
|
13 (全日制)计算机控制系统
|
|
同上
|
|
14 (全日制)智能制造
|
|
同上
|
|
15 (全日制)机器人技术
|
|
同上
|
|
16 (全日制)实时系统与数控技术
|
|
同上
|
|
17 (全日制)分布式数据管理
|
|
同上
|
|
18 (全日制)自然语言处理
|
|
同上
|
|
19 (全日制)人工智能
|
|
同上
|
|
20 (非全日制)数控技术1
|
|
同上
|
|
21 (非全日制)现场总线技术1
|
|
同上
|
|
22 (非全日制)虚拟仿真技术1
|
|
同上
|
|
23 (非全日制)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1
|
|
同上
|
|
24 (非全日制)多媒体技术1
|
|
同上
|
|
25 (非全日制)物联网技术及应用1
|
|
同上
|
|
26 (非全日制)三维引擎1
|
|
同上
|
|
27 (非全日制)数据分析与处理1
|
|
同上
|
|
28 (非全日制)工业人工智能1
|
|
同上
|
|
29 (非全日制)大数据1
|
|
同上
|
|
30 (非全日制)嵌入式系统1
|
|
同上
|
|
31 (非全日制)实时系统1
|
|
同上
|
|
32 (非全日制)计算机控制系统1
|
|
同上
|
|
33 (非全日制)智能制造1
|
|
同上
|
|
34 (非全日制)机器人技术1
|
|
同上
|
|
35 (非全日制)实时系统与数控技术1
|
|
同上
|
|
36 (非全日制)分布式数据管理1
|
|
同上
|
|
37 (非全日制)自然语言处理1
|
|
同上
|
|
38 (非全日制)人工智能1
|
|
同上
|
|